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
欢迎来到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官方网站!登陆 | 注册
最新动态
联系咨询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

联系人:钱老师  

邮箱:qianql0815@163.com

许正平课题组在《The EMBO Journal》发文 揭示血管生成素是预防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新型分子
时间:2020-06-28 编辑:admin 浏览:(4338

肠道是指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道,包括小肠、结肠和直肠三段。它是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,能够吸收肠腔中的营养物质、水和电解质以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。然而在行使消化功能同时,肠道也面临着来自肠腔内潜在病原微生物、致癌物等的直接挑战。为维持肠道健康,机体需依赖肠上皮细胞形成的有效粘膜屏障,帮助肠道抵抗和应对外来威胁;而该屏障功能异常将引起肠道稳态失衡,最终可导致慢性消化道疾病比如炎症性肠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,IBD)发生。

IBD是一类非特异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,主要包括克罗恩病(Crohn’s Disease, CD)和溃疡性结肠炎(Ulcerative Colitis, UC)。近几年,随着人们饮食结构、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变,我国IBD发病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,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。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破坏是IB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。因此,揭示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分子调控机制,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IBD的发病机理,也可为疾病防治提供新靶点新策略。

近期,浙江大学医学院许正平/盛静浩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发表了题为Myeloid cells protect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integrity through the angiogenin/plexin-B2 axis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鉴定了血管生成素(angiogenin,ANG)可能是预防和治疗IBD的潜在新型分子。具体而言,研究者首先发现在IBD患者肠道组织样本中ANG的表达量显著下调;进一步,采用ANG基因敲除小鼠和肠炎疾病模型,研究者证明该因子的缺失会显著加重小鼠肠炎症状。在此基础上,研究者在动物水平、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证明了肠道髓系细胞可分泌ANG,通过其膜受体PLXNB2介导调控肠上皮细胞内tRNA和rRNA代谢,进而平衡肠道上皮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水平,最终有利于肠道稳态的维持。最后,该团队从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揭示重组ANG蛋白可显著改善小鼠肠炎症状,为今后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。总体上,该研究不仅证明ANG在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免于死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而且为探索IBD临床诊治新方案提供了新思路。

据悉,浙江大学医学院白荣盘博士后、孙德森博士生和陈木雄博士生为该论文的共同一作。许正平教授和盛静浩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5252/embj.2019103325